黑水虻核心概念

萌虻懂懂的循環小幫手—黑水虻


魚粉是水產飼料主要的蛋白源,但有限的海洋捕撈資源已無法滿足快速成長的水產養殖業,有必要發展永續性的飼料蛋白源替代魚粉,降低對海洋資源的依賴。昆蟲能高效率去化廢棄物,並轉為可再利用的昆蟲蛋白質,依據現行飼料法規「可供給家畜、家禽、水產動物之飼料參考物質表」,開放作為飼料使用的昆蟲包括蠶蛹、蜂蛹、蠅蛆、蚯蚓、麵包蟲、大麥蟲、孑孒、絲蚯蚓、紅蟲、蝗蟲和水虻粉 ,其中具有生命週期短以及成蟲不會攝食等特點的黑水虻,飼料轉換率可達1.7–3.6 ,且屬於本土物種,商業化養殖若發生蟲體逃逸,對生態系的影響和疾病傳播風險低,是理想的循環農業工具蟲。

黑水虻幼蟲粉一般成分如表所示。未經脫脂處理直接乾燥的全脂黑水虻幼蟲粉 ,含有水分 0.06%、粗蛋白 45.26%、粗脂肪 21.60%、灰分 5.73%,其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未達CNS 規範的魚粉標準;經壓榨脫脂處理的蟲粉 ,含有水分 2.82%、灰分 8.11%、粗蛋白 60.05%、粗脂肪 8.12%,符合CNS魚粉標準中最佳的一級規格。黑水虻幼蟲含有高含量的油脂,直接乾燥粉碎成蟲粉會有結塊的問題,容易影響飼料的配製與原料保存的穩定性,應用於水產飼料時,需注意高油脂含量的影響,或預先予以脫脂處理。



黑水虻除了蟲體蛋白可用於飼料蛋白源外,培育過程所排出的虻糞,有機質含量高達80%,同時含有全氮 (2%) 與全磷酐 (2%),可作為農業有機堆肥 ;昆蟲外殼的幾丁質萃取率約 6–14% ,可應用於醫藥、健康食品和美妝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另外研究發現,作為生態系中的分解者,黑水虻為適應高病原菌的惡劣環境,含有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抗菌肽,可望開發為天然的抗生素替代品 ,創造副產物去化與產品加值的循環經濟。



資料來源 : 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aspx?n=4087&s=24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