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昆蟲生物科技公司「Blue Protein」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解決人類社會蛋白增量需求

36氪廣東獲悉, 西安布魯普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Blue Protein」)於近期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熊貓資本獨立投資,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
昆蟲在自然界食物鏈中本就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作為初級消費者,昆蟲具備極高的轉化效率及營養價值,為自然界提供著巨量的營養供給。 
「Blue Protein」創始人兼CEO楊朝傑引用了一項來自2006年4月版美國《生物科學》的資料—— 以昆蟲作為動物營養來源的角度,昆蟲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價值約為500億美元。“無論是資料發佈的17年前還是現在,人為開發的昆蟲應用主流方向仍是寵物飼料或是食用昆蟲。而昆蟲作為基礎營養源向龐大的動物養殖業提供飼料原料的方向,至今僅僅是起步階段,經過有效的利用放大,我相信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 
去年“兩會”亦指出“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動物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
可見,這部分的價值過去極少被人重視,近年來卻獲得高度關注,在全球範圍也快速湧現了一批昆蟲蛋白創業企業。 
為什麼昆蟲蛋白應用會有如此轉向?楊朝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 目前人類社會的食品體系,已到了必須探索可持續、生產效率更高的蛋白增量時刻。
以目前的人口總數與食品體系來看,全球畜牧業,包括畜牧業所需的飼料生產佔用了大約80%的農業用地,另外每年有超過2200萬噸海洋捕撈也是為了向動物養殖供給營養原料 。從這個角度看,現有食品體系的上游資源已不存在大幅度的增長空間。” 尤其最近三年,國際糧食價格持續飆升,全球糧食產量預期下降,進一步擴大了糧食危機的影響範圍, 更加劇了人類的蛋白增量需求。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SIWI)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 目前人類僅有20%的蛋白質攝入來源於肉類食品,預計這個比例將在2050年降至5%。 簡單來說,一場人類與禽畜“搶”蛋白的局面正在發生。 
如此一來, 新的蛋白增量生產方式自然成為了“救命稻草”, 其中佔用資源更少、總體效率更高的昆蟲蛋白更被認為是比動物蛋白更可持續的替代品。
昆蟲蛋白,為何被看好?
2023年1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科學)刊登了兩篇關於昆蟲應用於人類食品及動物飼料的文章,破解全球可持續食物來源困境。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繁衍能力最強的物種,目前已知昆蟲種類有一百多萬種,佔據整個已知動物種類的75%,估算其陸生總生物量(或集體重量)約為 10 億噸,由於普遍生命週期較短,實際每年為食物鏈供給的總量要遠大於10億噸。龐大的物種數量已形成天然優勢,更重要的還在於昆蟲蛋白生產的效率。 
楊朝傑介紹, 任何一種蛋白生產路徑的基礎效率主要由三大方面組成:資源的佔用、轉化率及轉化速度,而昆蟲蛋白在這三個方面均有極高的優勢, 其中一種名為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的腐生性水虻科昆蟲表現最為突出,成為昆蟲蛋白方向的主要代表。 
首先是消耗的原料。以黑水虻為代表的腐生性昆蟲能夠以有機固體廢棄物為食,從而減少廢棄物的額外處理成本。在碳排放方面,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資源研究所統計 ,畜牧業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5%,而每生產1kg昆蟲蛋白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僅為等量雞肉蛋白生產的1/300、牛肉生產的1/2850。
在水資源的佔用上,養殖昆蟲的耗水量也極低。 每生產1千克精細化飼養牛肉,耗水量近22,000升。相比之下,生產1千克食用昆蟲蛋白的耗水量僅為1~10升。 
其次是轉化效率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 業組織(FAO),昆蟲具有很高的食物轉化率,以黑水虻為例,每增重1千克,其需要的飼料比牛少6倍,比綿羊少4倍,比豬和肉雞少2-3倍。 
最後是轉化速度 。以培育週期較短的白羽雞為例,該物種自孵化到出欄一般需要42天,體重增加30餘倍,而黑水虻自孵化到育肥完成僅需要7天,體重可以增加將近兩萬倍,且在佔用更少的碳排放、水、土地等資源的情況下,昆蟲還能不受週期限制,實現全年生產。 
從上游,到覆蓋全鏈條
高效低碳的昆蟲蛋白已然成為尋求蛋白增量的新路徑。 向產業鏈上游走,昆蟲養殖還可以促進餐廚垃圾的消化處理。
在現有的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體系中,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掉無法有效利用。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由於這些被浪費的食物仍未能被高效利用,在全球範圍內普遍都需要付出額外的無害化處理。而目前昆蟲可以安全地轉化並利用這部分浪費的營養,甚至還能處理數量更加龐大的人畜糞便。
以最終消費環節產生的餐廚垃圾為例,根據住建部資料, 2021年中國餐飲垃圾產生量為1.1億噸,約30.18萬噸/天。 在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方面,自2010年國家啟動垃圾分類試點至2020年底,全國46個重點城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約6.28萬噸/天,僅能消納餐廚垃圾產生量的20%左右,目前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 
基於上述餐廚垃圾處理的發展,2013年,「Blue Protein」前期團隊以昆蟲技術作為新型餐廚垃圾資源利用化的技術為發展起點, 在中國、韓國、馬來西亞陸續完成6個大規模昆蟲工廠的“EPC+O”的運行,並為超過50個來自於全球初創企業、農業食品企業、環保企業的昆蟲蛋白項目提供技術諮詢、方案設計。
這樣的業務模式持續了5年,期間團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同時也發現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導致了行業在全球範圍未能夠形成大規模的工業化養殖,並將昆蟲蛋白的效率優勢釋放出來。”楊朝傑提到。 
2018年,正在讀博士的楊逢春進行了一項為NASA開展的科研專案——將黑水虻帶上太空,實現將太空站內產生的有機廢棄物轉化為蛋白的太空生態迴圈倉技術。「Blue Protein」CTO楊逢春提到,太空生態迴圈倉需要全生命週期標準化迴圈運轉能力, 因此黑水虻的每個生命環節的效率都要做到可控、標準化、自動化。 
從該專案的技術突破中,楊逢春意識到黑水虻從繁殖育種、孵化培育、育肥增重, 每一個細分環節的標準化控制能力建設,是解決黑水虻大規模工業化養殖的核心基礎, 從而真正實現昆蟲蛋白的效率價值與成本效率優勢。 
同時也基於這樣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楊朝傑與楊逢春在2020年成立了現在的「Blue Protein」, 以標準化控制能力貫通黑水虻養殖全產業鏈,作為餐廚垃圾處理與昆蟲蛋白生產、應用的中台,同時也為行業提供全鏈條的軟硬體技術服務。
 “最佳的商業化路徑,一定是先ToB”
ToB就是在企業業務中,以企業作為服務主體為企業客戶提供平臺、產品或服務並賺取利潤的業務模式,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企業服務。
如今在昆蟲蛋白最熱門的應用,莫過於將昆蟲蛋白替代人類食用的動物蛋白或是寵物飼料蛋白。 
楊朝傑認為,這樣的趨勢也是由目前昆蟲蛋白的整體技術尚未解決穩定、高效的大規模生產所造成的。
他補充道,對於昆蟲蛋白而言,成熟、高效的應用應該是向飼料生產端的蛋白原料供應,降低蛋白使用成本,將畜牧業佔用的蛋白留給人類。據FAO估計,到2050年,商業飼料產量需要增加70%,才能滿足食品體系對蛋白質不斷增長的需求。據中研網測算, 2022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653億元,而到了2027年,這一規模有望接近3萬億元——已達到29137億元的規模。
由於黑水虻蛋白質含量高,可以加工成各種形態,替代目前占生產成本60%-70%的肉類、魚類和豆粕,“粗略計算,此部分現有全球市場達數千億美金”。 
楊朝傑透露,「Blue Protein」在2021年已經形成了每年千噸級的昆蟲蛋白產能和供應能力,並且與國內頭部飼料企業建立了供應關係。
除了對全鏈條的拆解與把控,技術也是重要的支撐。楊朝傑補充道,「Blue Protein」團隊與黑水虻技術發源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世界黑水虻之父Jeffery K. Tomberlin教授達成全球戰略合作,除了技術合作共用,還達成了博士聯合培養計畫,公司CTO楊逢春便是該計畫所培養並成為了團隊的主要技術研發負責人。 
談及未來關於黑水虻應用價值的拓展, 楊朝傑認為,廣泛應用於農業、醫療、工業的幾丁質、飼料無抗化解決方案所包含的抗菌肽、凝集素及生物潤滑油、化妝油等,都將是今後發展的應用場景。 目前「Blue Protein」要做的是進一步提高技術效率、擴大產能,“形成了穩定、高效的大規模量產,才能使昆蟲蛋白得到更多的應用,進而實現減碳、動物蛋白可迴圈的目標”。 

資料來源 : https://36kr.com/p/2130265632484361